banDS

7th Watchface / 2025/8/13
又是几个月前的想法成真~(不用滑动头图,划了也没用(((
DeepSeek 总结
🎮 灵感来源
- 长期钟情于原版 Nintendo DS(NDS)的 BIOS 界面设计,特别是其低像素图标、网格系统和硬朗线条。
- 虽个人首台设备是 NDSi(界面不同),但对原版 NDS 界面怀有特殊情感,最终决定将其复古像素风格融入小米手环表盘。
- 设计构思多来自学校“摸鱼”时刻,本次项目在高考后正式启动。
🎯 核心设计目标
- 像素完美:严格遵循点对点还原,追求原汁原味的 NDS 低像素风格。
- 双网格融合:结合上下屏不同密度的网格系统(上屏细网格、下屏粗网格),保留 NDS 布局精髓。
- 模拟时钟:坚持加入模拟时钟样式,致敬 NDS 传统的同时增强复古感。
🧩 设计实现亮点
- 状态栏:保留用户名、日期、电量,精简原版元素,优化视觉平衡。
- 时钟设计:
- 提供数字与模拟双模式;
- 编辑按钮结合 PictoChat 与设置图标,创意缝合。
- 日历组件:受限于屏幕,改用长条式日历,保留周六蓝、周日红的经典配色。
- 网格系统:历经多次迭代,自主绘制像素精准的网格,最终实现视觉无缝衔接。
- 卡带图标:以模糊化处理模仿 NDS 游戏图标,点击跳转活力数据。
- 底栏功能:保留 NDS 设置、手电筒、闹钟三大功能,图标设计兼顾还原与辨识度。
- AOD(熄屏显示):借鉴 NDS 闹钟界面,设计熄屏样式,保持主题统一。
🧠 命名与品牌包装
- 命名 banDS:巧妙融合 “Band” 与 “DS”,简短易记,突出设备与主题关联。
- 图标设计:提取 NDS 经典元素组合而成,强化识别度。
- 宣传图设计:
- 借鉴 Figma 社区项目封面布局;
- 使用“精品点阵体9×9”突出复古像素风;
- 加入“Y2K·复古·像素风”标签明晰风格定位;
- 运用 NDS 对话框、设置层级UI等细节增强整体一致性。
✅ 成果与发布
- 表盘已上线 AstroBox,欢迎下载体验。
- 设计过程中使用多种工具(Figma、PS、MiBand Proto Forge),注重细节打磨与用户体验。
📌 小结:
“banDS”是一款高度还原 NDS 视觉语言、兼具功能性与情怀的小米手环表盘。从灵感到实现,你不仅复刻了经典,还融入了个人创意与适配优化,是一次对复古游戏美学的诚意致敬。
灵感
一直对原版 Nintendo DS 的 UI 界面(海外社区普遍称其为 BIOS)很有好感。
感觉这个网格系统,还有低像素的 Icon,简直就是天才般的设计。
来自 Figma 的社区资源 Nintendo DS Design System 。
然而在我入手自己的第一台 NDS 时,因为机身外观(和各方面因素)而选择了 NDS 的第二款改版 NDSi。
可能是为了拥抱在当时尚属新颖的下载软件 DSi Ware,NDSi 的 UI 界面与原版 NDS 的 UI 相差很大,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了。
(也因此不再有 BIOS 的称呼了,任天堂官方称其为 HOME 菜单)
低像素的 Icon、像素完美的字体、偏硬朗的线条——
变成了精致的拟物 Icon、带抗锯齿的 Rodin NTLG 字体、柔和的圆角(也带抗锯齿)
...可能就是因为这么多年没有上手过原版 UI,对它一直有种莫名的向往。
某一天在学校,有了将 NDS 的设计做到表盘上的想法。
这套路有点熟悉?
是的,我的很多表盘设计都是在学校摸鱼的时候想出来的。除了已公开的这些,还有约 5 个的设计没有公开过。
不好好学习的我是这样的((
不过也是高考后才开工的。
在这期间刷到了前文引用过的 Figma 社区资源,看到人家大佬的精心还原,我又感受到有了动力——正好现在有时间,那就开搞!
不过......
这个文件并不是像素完美的...没有完美地点对点。
用来参考无敌(因为真的巨详细),实践还是我自己画吧。
开工
不过我的拖延症又又又犯了。
觉得这个网格系统搞起来很麻烦(事实也确实如此),就一直拖拖拖,拖到旅游完才想起来。
有几个绝对要达到的目标,是在开工之初就确定下来的。
既然决定要做了,就要把这个题材尽可能地做到最好。
三点
像素完美,精确点对点
老 NDS UI 的一大特点,不能丢啊,丢了就没有内味了(也显得像粗制滥造的作品)
实现两套网格系统的完美融合
老 NDS UI 的网格结合地很妙,上屏是细一些的格子,给信息更多的上屏的元素留出灵活的空间;下屏是 2× 长的格子,与启动游戏 / 软件的大按钮也十分贴合。
一定要还原模拟时钟
莫名的执念。
状态栏
原版的状态栏是这样的:

从左到右分别是:用户名、时间、日期、GBA 游戏模式、开机模式、电量。
表盘不需要那么多信息,只留下了用户名、日期、电量。
时间的话我觉得没必要加,下面已经有更大的了为啥还要看更小的呢()
剩下的图标,我一是觉得没必要,二是加上了之后右半段的信息就太多了,有通知图标 / 后台应用图标的时候会被挡上。
于是就没加。
原版可以选择喜欢的颜色。
表盘没做这个系统,一是太麻烦,16 种颜色每个都要画一遍;二是跟计划做的数字 / 模拟时钟有点冲突,因为时钟的配色是根据喜欢的颜色(顶栏颜色)决定的。
咱不像格雷那样换个色调就是一个新矿物()我没那实力和精力去做通用的底图
顶栏的颜色还有仿色 / 抖动的效果。

做的时候,在 PS 里画了中间的部分,然后在 Figma 里把图片填充类型改成平铺,就能在水平方向上无限延伸了。
顶上和底下的两条则是矩形。因为当时画的时候并不清楚这个“仿色的部分”竖直位置是怎样的,就搞了这种可以灵活移动的结构。
时钟
考虑到不少人肯定还是习惯数字时钟的,就设计了个数字时钟当做可编辑组件。
模拟时钟没什么好讲的,就是照搬原作;直接来看数字时钟:
......不过也是平平无奇的设计。不过既然不是主打的时钟样式,看起来说得过去就行()
奇妙的巧合?
时分针的红蓝配色居然能跟 Nintendo Switch 的经典霓虹红蓝色对应的上!
任天堂,这也在你的算计之中吗!()
小组件边框(编辑按钮)
顶层图标照搬了 PictoChat 的设计,底层则是主屏幕下方设置的图标的底图。
什么缝合怪
PictoChat
↙️ 左边栏的笔

没想到居然能像素完美地塞进那个按钮底图里,
任天堂,这也在你的算计之中吗!()()()
日历
众所周知,不用 Lua 的话,是做不到原版的日历效果的。
原版日历是啥样的?

高亮今日。
再加上手环并不像 NDS 那样横向空间足够,所以日历必须要改版。
时钟一定要是正方形的,那么给日历留出来的就剩一条了。这时想到了——
翻页式日历不就是长条形的吗?
我是说去掉无效信息之后的()


小字 20pt,大字 50pt,完美解决~
另外星期背景做了与原版相同的处理,周六是蓝色背景,周日是红色背景,其余为灰色。
烦人的网格系统
前文提到了社区那个设计稿并不能直接用,只好自己画了。
并没有在一开始就定下网格系统,而是边验证边改的。
第一版
先设计了上半部分。下半部分只是预览

看着还不错?
但是看久了之后才反应过来,这个边框足足有 4px!!
边框喧宾夺主了,真的是丑到没边了。。。。
这个时候也没意识到,边框不一定要跟网格的边缘严格对齐。
(没看明白的话,看后面的版本)
第二版
开始着手下半部分的网格设计了:

然而设计完发现天塌了:下方的网格完全可以给上面用,完美解决了上方网格看起来太密的问题。。。
是的,要重画!!时钟、日历都要重做(哭)
第三版
确定了最终的网格系统。不过时钟和日历还没有重画。
此外边框不会跟网格的边缘严格对齐了。(实际观感还是不错的)

终稿

终于差不多了。。。
此外最下方一行网格还做了延长。

当时给朋友画的解释图

最后网格看起来就比较完美了。而且大小网格还能无缝衔接,细看也看不到接缝的程度。

为什么没有像原版那样用更大的网格?
看起来太怪了,遂 pass 掉。
图

卡带
以这里为分界线,下方的网格比上面更大一些。原版也是这样的,所以做了这样的效果。
这里我想做点击跳转活力数据的效果,于是就想到了——
能看活力数据的应用,除了手环自带的还有个小米运动健康...
那就用运动健康好了~~
其实还是为了省事,一个⭕好画
另外目前没有表盘用过这样的创意(在表盘上以小米运动健康的 Logo 代指活力数据),这么设计也算是加了一点点点创新。
图标则是故意让它变模糊的,为了模仿 NDS 时代模糊的游戏图标。
我先是画了个 64×64 的矢量图标,再以 32w(32px Width)导出,然后再粘贴上去的。
意外的巧合
表盘初稿的卡带图标大小是 64×64,缩小一倍刚好就是 NDS 游戏图标的大小(32×32)。
底栏

基本保留了原版的样式。
从左到右分别是:手电筒、设置、闹钟。
原版的小太阳对应的功能是屏幕背光调节。表盘里我有在想要不要把图标改成手电筒的样式,后来想想还是保留原样式吧。也有懒得画的因素在里面
原版的设置按钮是 NDS 的形状。说实话我不明白为啥要这么设计,不过还是照着它画了个手环。
时针那里迫不得已用了混素,不用混素的话看起来实在是过于抽象了。
AOD
这次的 AOD,最开始我是没什么想法的。
我的表盘的 AOD 里,一直喜欢让 AOD 的时间样式与位置与亮屏保持一致。然而这次我觉得这么搞不太彳亍, 时钟太小,熄屏之后看起来不协调。
于是只好让 AOD 不跟随亮屏样式了。
正想着怎么设计好,然后看到了 NDS 的闹钟功能:
长图 [点击展开]

不错,那就这个主题吧()
命名
最开始想延续 DxxxxSxxxx 的格式,让 AI 想了几个。
不过感觉都不太合适,就想了个 dualSection。
Section 这个词是英语书和 Figma 给的灵感
不过后来想了下,这表盘也并没有严格两个分区啊,叫这个还是不太合适,况且也太长了。
于是后来想到:Band 的结尾是 D,再加一个 S 不就凑出 DS 了嘛~~
那就这个了!
banDS 这样的名字也简短多了,好记。
首字母大写还是小写?
BanDS?banDS?
问了 DeepSeek 的意见,觉得还是小写有特点,那就小写了。
另外大写的话有种莫名的 BanG! Dream 既视感
图标
![]()
把最有特点的几个元素拿了出来组合到了一起。
介绍图
总览





主要布局直接照搬了前文提到的 Figma 的社区项目的封面。
图
接下来一张一张介绍。
首图 / 封面 / 图 1

其实想搞一个 Logo 来着

但是没啥经验,搞出来的效果也不是很好,所以放弃了。
Y2K · 复古 · 像素风
这次加了标签,原因有二,一是跟安龙大佬的表盘《跃界》学的,快速突出特点;
跃界的预览图

*《跃界》是 安龙 Aurysian 的作品,此处仅为引用目的使用
二是有人说设计像山寨老年机。为了避免类似于这样的误解,加了可能偏中性 / 正面一些的标签。
中文字体部分使用的是「精品点阵体9×9」。很久以前收藏的字体,但从来没用过,这次终于能实践使用了,看起来效果也很不错。
作者水印部分加了个表情😊,任豚估计不会陌生 😏
图 2

原先的“特点”页,这次给拆散了,因为信息量实在太大,一页搁不下😂
左侧的 OG NDS BIOS 其实裁掉了一点点空白的网格,让这个图片占的面积稍微小了些。
右上角的说明特意避开了 AstroBox 资源介绍里的翻页按钮。在标准显示大小的 Xiaomi 15 上显示没问题。
图 3

接下来是两个小特点介绍。
渐进模糊(渐变模糊)的效果属于是一拍脑门想出来的。当时寻思着下面有点空,那就加个特效吧~~
又有新的问题?
加了模糊会导致图片的体积变大。
不过它也不是头图,加载慢点就慢点吧,反正最先看到的不是他()
图 4

对话框使用了 NDS 的警告样式。
点我查看

不过这里并没有达到像素完美。我实在是搞不动了(((
图 5

这次想来点跟以往相比不一样的。
然后就想到了 NDS 设置的当前页面说明。
顺便说下...
感觉这也是个很天才的设计。
随着进入设置层级的深入,这个提示也会叠加多层。
看起来是这样的

上面的实机演示图则是觉得上面太空,就搞了个大图填充上。
使用了 Zaona 大佬的生成器 MiBand Proto Forge,很好用👍
后日谈
待更新
你知道吗?
电池的图组的命名是“电解液”。
时钟最开始是用 PS 画的。当时觉得 Figma 画可能不太好用,结果现实啪啪打脸啊。。。
真香


制作的时候在纸上写了很多东西,请看图:

感谢你看到这里!
不妨去 AstroBox 下载体验一下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