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e Commander

2025/7/6
我的第一款原创表盘,也是第一款付费的表盘。
DeepSeek 总结
「The Commander」表盘诞生记
作为首款原创付费表盘,设计灵感源于 Apple Watch 的角落按钮布局与 Mac 的 ⌘ 键符号,巧妙适配小米手环 9 Pro 的方形屏幕。核心亮点包括:
- 极简美学:黑白主色调搭配 80%-50% 灰阶透明度,层次分明;红色三角指针(灵感来自米家台灯电线)点亮视觉焦点。
- 创新交互:
- 四角运动健康数据 + 独创「时光滚轮」设计(受 Pixel Watch 同心圆表盘启发)
- 动态秒针图标彩蛋,打破静态沉闷感。
- 技术攻坚:优化睡眠数据显示,弃用进度条/渐变等设计(自嘲因"懒"妥协)。
- 定价策略:锚定矿泉水日常消费,定价 1.89 元平衡收益与用户心理。
- 宣发匠心:
- 网格秩序感海报融合 macOS 红绿灯元素
- 竖版 PV 采用真实键盘音效(厕所录制)与电子乐,强化 Command 键主题。
创作反思:
- 原创设计拒绝未授权素材盈利
- 简洁风面临小众挑战,坦然接受"有手就行"等争议评价
- 埋藏手绘睡眠图标、暗水印等细节彩蛋
"不可能让所有人喜欢,但坚持设计本心。"
支持通道:爱发电传送门
总结浓缩了设计历程的核心故事线,突出创意亮点、技术挑战与创作者思考,保留标志性细节(如红色指针、动态秒针),并强化了首款付费作品的里程碑意义。
灵感
。。。来自某天的上课摸鱼。
虽然快高考了但还是紧张不起来,反而灵感大发(?)

但也能注意到,最初版跟最终版的设计有较大出入,这个后面再说。
我在想,既然 Apple Watch 在它们的更新里把动作按钮放到了屏幕的四个角落,那么是不是也可以以此为灵感做一个表盘?
嗯。。。Command 键的形状 ⌘ 不就正好可以完美契合小米手环 9 Pro 的大方屏嘛——于是画了。
从一开始就决定了,元素要尽可能地贴边,尽量展现小米手环 9 Pro 的窄黑边。(虽然发售这么长时间了这已经没有太多必要了)~~
四个角按行业惯例是运动健康数据。
左右两侧进行了小小的创新,设计了一个名为“时光滚轮”的数据展示方式。这里的灵感其实是来自于 Google 的 Pixel Watch 的那个很“出圈”的“同心圆”表盘。
“同心圆”预览图
引用自Ahla Home。
同时当日/月的三角形指针特意设计成了红色,给黑白的表盘增添了一丝活力。(其实是从眼前的米家台灯的橙色电线来的灵感)
米家台灯 预览图
引用自小米商城。
功能区提示文字(WEATHER、DATE)最终去掉了。理由是加上后显得太过繁杂。
底部的“The Commander”文字则是为了让底部看起来没那么空而设计的。当时也第一次看到表盘上带品牌 Logo 的设计,就感觉可以抄一下,正好填补一下下部的空白。
为什么叫 The Commander?
从 ⌘ 来的灵感,名字当然要跟 Command 有关系辣~~然后瞎想就想到这个名字了
开工
不过因为还要高考,所以开工都是一个多月之后的事了。
做设计稿的时候,我其实完全没有参考上面的图片,而是凭感觉来画。。。这就导致了跟最初版的出入。不过后面想了想,时间如果横向放置的话会导致过小,进而导致易读性不佳,所以没采用这版方案也是情理之中。
第一次做这么大的工程,学到不少,也很累。(因为跟以往的作品比工作量大了很多)

对于喜欢简洁 懒 的我来说,这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。。。
好在这次改用了即时设计(以前是纯 PS),很方便,做到了事半功倍。比如好用的网格系统,自带的平滑圆角,随时可以操作的导出按钮,等等等等
从最初版可以看到,本来是要做进度条的,不过最终版没有。这个纯属是因为我懒()下次做表盘再说。
配色也是我懒。本来是打算线条做渐变色的,但因为懒就不了了之了。
即使是黑白也不简单
有经过精心的调整。不能全是 #FFFFFF,那数据的主次之分就一点都不剩了。
优先保证时间的可读性,毕竟它是表盘。次一级的日期上了个 80% 的不透明度。四角的数字因为离时间比较远且面积较小,也用了 #FFFFFF,图标则是 80% 的白。底部的表盘名则优先级最低,用的是 50% 白。
把它们组装起来
最开始用的是钟艺之刻。但中医止咳 钟艺之刻还是不够强大,睡眠数据无法补零,导致观感很差。好在后面通过某些方法解决了。
做的时候,我看秒数的图标,突然想到——能不能让他真的转起来?

.....算是一个小彩蛋吧。😂
按照设计,秒数需要一个图标来表示。但不动的秒针太死板,于是就加上了这个小细节。
由于编译器的限制,组件的坐标不能为负值。所以“时光滚轮”的设计其实是跟设计稿有少许出入的,并没有严格贴边。设计稿里的出血留得太多了~~我下次注意orz
海报
横版

简简单单的设计。
因为是黑白配色,为了让背景不太单调,做了网格的效果,也能体现出一种秩序感。
因为是以 macOS 的元素为灵感设计的,所以左上角加入了 macOS 的红绿灯,让配色没那么单调。
底栏是这次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个设计。明确地体现出了这是一款付费的资源及其完整版定价。底栏左侧也明确地标注出了体验版与完整版的区别,信息展示得比较透明了。
前瞻海报

还做了预热的海报。当时大多数的制作工作已经完成,可以预热了。考虑到我自己本身人气也不高,就选择了只预热 24 小时不到,然后就发布了。
设计上也是简简单单。只给了本作的主题 ⌘ 这一个线索。
视频
这次的表盘因为是第一个原创,对我来说还是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,于是打算用心搞一搞宣发。
除了平时会做的海报之外,这次还特意做了 PV。
比例从一开始就决定是竖屏的 9:16。要考虑到用户观看的场景,绝大多数人都是在手机上了解表盘相关的信息的,于是就选了手机短视频最常用的竖屏画幅。
虽然也有本身信息就不多的原因啦(笑)
片头为了体现出 Command 键的元素,做了一个粘贴效果和逐字键入的效果,模拟文字编辑场景,引入主题。
为了看上去更加真实...
让 Command 键和 V 键的按键提示消失的时间错开了几帧。毕竟一般也不会完美地同时松开这两个键吧~~
为了听上去更加真实...
在厕所录制了敲键盘的声音。真的有在按 h r s t h r t 7 4 的每一个键,不是瞎打的哦 🌚
音乐用的是这个 royalty free music。带些电子乐的元素,这个就属于是我个人的喜好了。直接截取了高潮的部分
剩余的部分就没什么可说的了。都是非常非常基础的设计。动画的话没太认真做,说得过去就可以了。
但痛苦的是...
图省事没用 AE。结果并没有省事多少。
AstroBox 宣传海报
为了上架 AstroBox 还做了海报。
海报





其中「特点」这一部分仿的是苹果近几年使用的产品特性 lineup 的展示方式——网格。
参考


不少设计都是一拍脑门子想出来的(x)。
当时没想到 AstroBox 能做到点击作者链接跳转到爱发电,就在图里放了个二维码,方便截屏之后识别跳转。也留了 ID,可以搜 ID 跳转到爱发电。
后日谈
做表盘,也还需要点自知之明的(?)。据我观察,更受大家喜欢的,还是带立绘的,二次元的表盘。简洁风想做到受欢迎还是太难了。既然选择了简洁风格,那就必须要接受可能没人气这个事实。
虽然心里默念“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欢的”这样的话,但看到吐槽的声音也难免会感觉不太舒服。
吐槽
- 欣赏不来
- 精品文案,表盘一般
- 666就这还赚钱啊
- 有手就行啊,除非把模版开源能自己改背景,不然真的没啥好买的
我去查了。如果我没猜错人的话,那这位大佬确实是有实力的。但付费资源,不会开源。既然您觉得有手就行的话可以自己复刻
- 我建议你要不把字体换换,这个说实话技术含量不高的,把字体换成镂空还会有怨种来搞搞
设计如此,不会改。镂空的话视觉上过于繁杂了。
确实是有有意义的建议的。不过还是之后的作品再改吧,这次不想再改了。
心里接着默念“听不得批评建议就别发布表盘”吧还是~~~
你知道吗?
- 右下角的睡眠图标(zzz)其实是手搓的。
- 表盘文件里藏了两处暗水印。
你能把他们全部找到吗?))) - 表盘没有黑色背景图片,直接用了系统默认的黑色画布,减少了一些没必要的体积。
- 由于设计原因,只适配了 9P 和 8P。RW5 虽然也是方屏,但是竖向上给时间留的空间太小了,看上去太挤,因此没做。圆表的话,四周空间过大,强行适配的话看起来太怪了。跑道屏就不用说了吧,时光滚轮都没了,特色都丢了还做啥了😂
感谢你看到这里!
如果你觉得这设计过程也是不容易的话,不如考虑支持一下我🌚
>> 爱发电 传送门